前不久,一则新闻可以说让很多网友都震惊不已,而对我来讲,更深层次的感受是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”的无奈。
某家火锅店,一对情侣发生了争执。情侣吵架本是正常的事情。不正常的,是该男友一怒之下直接拽着女友头发,把她的头摁进了正在沸腾的火锅里。
女子瞬间发出惨叫,惊得餐厅服务员慌忙跑来,拽开了施暴的男子,马上报警并喊来了救护车。
令人费解的是,该男子也不慌,趁警察没来就大摇大摆走了。
警察很快就到达现场,找受害者录笔录。岂料该女子强硬拒绝了做笔录,也不愿透露男友的任何信息。
再三表示“这只是误会一场”,最后坚持撤案,自己结账独自离开。
这个“乌龙事件”被人上传到网上后,有人骂女子恋爱脑,也有人认为他们是鳖鱼爱乌龟天生一对。
不过,如果仅仅只是看热闹,那对大众而言不过个八卦而已,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反思。
在我看来,这件事真正意义在于,再次把“为什么被家暴却不离开”这个老话题带回公共讨论中。
▷ 2019 年,博主@宇芽在微博发布了自己被家暴的视频后说:「真的不知道有那么多女性在被家暴」。
家暴并非罕见之事。据调查显示,中国有 24.7% 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。其中 90% 的受害者是女性。
20 世纪,全世界存在 25%-50% 的妇女都曾受到过与其关系密切者的身体虐待。在美国,1/4 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,平均每 7.4 秒就有一名妇女遭到丈夫殴打。
「家暴致死」,约占女性「他杀死因」的 40% 以上,超过强奸、抢劫及车祸受害妇女的总和。
在这里我们要注意,并不是只有打人才是家暴。亲密伴侣暴力不仅仅是「拳打脚踢」,它可能存在于一系列的行为中。比如情绪、心理、语言和性虐待,并且经常升级。
目前普遍认为,「家庭暴力」存在 4 种类型:
1)情绪暴力
◍ 侮辱、贬低、羞辱
◍ 故意做一些事来恐吓,比如大喊大叫、砸东西
◍ 威胁「杀掉对方或其重要家人」
◍ 损坏对她来说很重要的东西
2)经济虐待
◍ 禁止伴侣找工作、上班、赚钱
◍ 违背意愿拿走收入
◍ 将伴侣赶出家门
3)身体暴力
◍ 扇巴掌、扔可能伤害对方的东西
◍ 推、踢、拖、打、噎或烧死对方
◍ 用拳头或其他工具伤害对方身体
◍ 威胁或实际使用刀、枪或其他武器
4)性暴力
◍ 认为是「伴侣」就应该理应发生性关系,认为「既然都接吻了就应该发生性关系」
◍ 强迫对方在不愿意的时候发生性关系
◍ 强迫对方做任何不想做的性行为
◍ 强迫看色情片
▷ 一名受害者说:家暴并不是从「拳打脚踢」开始的。起初,施暴者进入你的脑子,告诉你「反抗没用,你很无力」,然后你信了。
卧室三年没有人住了。大瓦房,窗户窄,焊着铁条,光进不来,要适应一会儿,才能看见裂了缝的水泥墙。绿色缎面的被子从出事后就没有动过,团成一团僵在床上。
十几年间,这曾经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生活最隐秘的地方。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这里。
她从不反抗,直到最后一次。
她刺了他二十七刀。卷宗里说,地上、墙上全是血迹。警察说,死者死的时候还被绳子捆着,“浑身是血,血肉模糊。很多杀人案件,都是一刀致命,像这样的情况,确实不多见”。他说死者眼睛睁得很大,脸上都是“难以相信”的表情。
风声让空屋子听上去像在尖叫。
这个场景源自于《沉默在尖叫:女子监区调查》,记者是柴静。她采访了十一个杀夫女犯人,想知道她们是怎么走上绝路的。
无独有偶,2014 年,央视的一部纪录片《中国反家暴纪事》揭开「长年生活在家庭暴力」的中国妇女的真实一隅,诉说「以暴制暴」如何成为她们最后的选择。
家暴,并非始于当一个人卡住另一个人的脖子,而始于「我爱你,你属于我」。
这部纪录片以 Erich Fried 的这句诗开篇,至今豆瓣评分依然高达9.3.
李翠翠,因不愿太早与村书记的儿子结婚,19 岁那年,被其在茶园中徒手挖出双眼。
杨焕莹,因丈夫忍受不了她比自己能赚钱,长期将她五花大绑,用皮鞭抽打,还用臭袜子堵住她的嘴。
周玉茹,开美发店赚的钱全部被丈夫掳去。怀孕后,她偷偷为孩子存钱,被丈夫「一刀一刀地割手」。她一再忍让:「手臂你打就打了去,只要别踢我肚子」。
向丈夫举起屠刀的那一刻,她们相信「如果没出手,我那天肯定死了」。
家庭暴力是无人胜利的「负和博弈」。事实上,「家暴反杀」在女犯中存在惊人比例。
2007 年,陕西省女子监狱因家庭暴力杀人犯罪的妇女有 171 人。其中,因长期遭受家暴而「被迫杀夫」的,占比 95.32%。
研究显示,43% 针对妇女施暴的丈夫,同时会对孩子施暴。
我们都在说,“家暴,只有0次跟N次的区别”,但还是有成千上万在家暴阴影下的女性或为了家庭,或为了孩子,或因为爱情无一例外长时间忍让。
为什么不离开?报警,是许多家暴受害者的救命稻草。
但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,家暴受害者在第一次报警之前,已平均遭受 35 次家暴(Jaffe,1986)。
事实上,受害者与施虐者呆在一起的原因极其复杂,是「权衡之下」的结果。
许多人之所以犹豫,首先是因为她们不想让自己的伴侣坐牢,或者——极有可能的是,任何形式的求助都将导致暴力升级。有证据表明,超过 70% 的家庭暴力谋杀,都发生在受害者试图结束这段关系之后。
▷ 「人们通常不能理解,但是只有我们受害者自己清楚,离开施虐者是多么危险。因为在家庭暴力中的最后一个阶段,就是杀掉受害者」,家暴亲历者 Leslie Morgan Steiner 说。
对家庭暴力受害者来说,离开施虐者是最危险的时刻。一项研究在采访杀害妻子的男子时发现,伴侣威胁分居或实际分居往往是导致谋杀的诱因。
Heise 及其同事(1999)发现,受虐者之所以停留在关系中,可能是因为:
◍ 害怕被报复;
◍ 缺乏其他经济支持手段;
◍ 得不到子女监护权/不忍将孩子留给施暴者;
◍ 缺乏家人朋友的支持;
◍ 因离婚/失去子女监护权的耻辱或恐惧
◍ 认为「伴侣还有改变的可能」
此外,在对「男人打女人很正常」的错误认知下,她们得到的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束缚。
俗话说,「丈夫不好刀尖过」,于是她过了 30 年:
▷ 「那种生活过起来,还是好残酷。多少人能忍下三十年啊。」
所以,有时候当女人把一份感情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,在遭遇家暴时就会陷入“他还有改变的可能”的思维怪圈。
于是你一次次被伤害,一次次心灰意冷,却也一次次心软原谅,周而复始,变本加厉。
但当她们天真的相信:这是最后一次、不会再有下一次的时候。其实是对自己的残忍和无情。因为实施家暴的男人,都有着一双随时准备举起的手和随时准备下跪的腿。
自《反家暴法》开始实施一直到今天,已经过去了5年零9个多月。但这份众人期盼的法律的到来,有时候并不能阻止一些悲剧的发生。
有些人从一开始义愤填膺地支持到现在放弃对家暴受害者释放善意,因为受害者总是想回去,继续和施暴者联系。
但是这个抛弃受害者的过程,本身就是在加重受害者的自卑:的确没有人爱我。
在受害者没有做好准备之前,任何一个环节的放弃和离开,都可能对受害者造成再一次伤害。
所以,要让这群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困扰的受害者走出来,我们需要更多“分手大师”。
我们的社会也需要给受害者们多一些理解、包容,以及耐心。美国最大的反性暴力组织 RAINN 认为,当你发现认识的人正遭遇家暴,你要做的是:
倾听,不要评价,提供适当水平的支持。以及:
-
不要暗示「受害者有问题」。比如问「ta 为什么打你呀」?因为这样的问题暗示,是你做错了什么才导致了暴力;
-
不要贸然「和施暴者聊聊」。对于受害者来说,这可能非常危险,可能导致暴力升级;
-
不要强迫对方「离开这段关系」。「是否离开」可能是一个复杂的权衡
-
不要评价。在多种形式的家庭暴力下,受害者内心自尊感被贬低。作为家人或朋友,你可以集中关注 ta 的感受,向 ta 展示没有暴力的、真正的、无条件的爱是可能的。理解事情很复杂,但你担心 ta 的安全。
▷ 「强迫离开,可能会让受害者觉得自己没有被倾听,而只被告知『你可以做1234567(有那么多选择,为什么还不行动』。那么当情况更糟时,ta 可能也不会向你求助了」,反家暴专家 Michelle Kaminsky 说。
但是,我们可以给予受害者支持。比如:
-
与 ta 谈论「目前的处境」。身陷家暴的人,可能不太容易提及「家暴」这样的标签。你可以用具体的事来进行善意接近:好久都没看见你了,你怎么样?我留意到对方看你的眼神了,而且好像你有点怕他?我很担心你。
-
给 ta 提供家庭暴力支持资源。求助社区、妇联、家暴热线、了解「人身保护令」,鼓励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当你认为有直接人身危险时,请立即报警
-
与 ta 保持一定程度的定期联系。告诉 ta,在需要的时候,你可以成为 ta 的力量;在困难的时候支持 ta ,给予做决定的时间。「不论你做哪种决定,我在这里」。
-
帮 ta 制定一个安全计划。比如创造离开的去处,准备紧急逃生袋(衣服、钱、身份证、食物和水)以防万一;
-
最后,学习自我照顾。家暴旁观者可能也会有很大压力,当你觉得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时,停下来,做一些自我关怀的事。
网友戏称2021年是离婚元年,离婚的名人都可以组成一支足球队代表中国出战了。
旁观这些风波,婚姻和爱情的假面,正在一点点被扯下。
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,清楚地看到了这一袭名为“亲密关系”的旗袍下,爬满了数不清的虱子。
所以,面对家庭暴力,永远不要心存侥幸浪子能回头,也不要自欺欺人他还是爱你的,你的忍耐退让不是慈悲,也不是善良,仅仅就是纵容和默许家暴这种行为而已,而你的容忍其实是在伤害你自己。
你要相信,只有零容忍,才可能防微杜渐。
金星老师说:往下跌的时候能为自己亮着,被人捧的时候也能为自己守着,一如既往。
你要记住,在纷杂的成人世界,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一切,你能守得住自己的底线,也能捍卫自己的权利,还能保护自己的周全。